中国人民银行关于1988年发行金融债券、发放特种贷款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1 04:11:00   浏览:874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1988年发行金融债券、发放特种贷款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1988年发行金融债券、发放特种贷款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债券的作用,缓解资金供求矛盾,支持经济发展,活跃金融市场,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申请发行金融债券、发放特种贷款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应遵守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 全国发行金融债券的总额,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综合信贷计划统一确定。发行金融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发放特种贷款。
第四条 申请发行金融债券的各银行总行和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各自的情况和特种贷款的实际需求量,制定本系统发行金融债券、发放特种贷款的计划和办法,上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经审批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的额度内发行,不得突破。各银行批准其辖属分行发
行金融债券的计划,要及时抄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备案。
第五条 省级(包括计划单列城市、经济特区)非银行金融机构申请发行金融债券、发放特种贷款的计划和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城市分行和经济特区分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达的控制额度进行审批。
第六条 1988年金融债券的发行对象为城乡个人。购买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第七条 金融债券从1988年4月份开始在银行柜台出售。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用款情况分期分批组织发行。
第八条 1988年发行三年、四年、五年期限的金融债券。三年期,利率为年息10%;四年期,利率为年息10.65%;五年期,利率为年息11.3%。
第九条 1988年金融债券发行后即可进入市场转让和抵押。金融债券的转让,应通过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分行批准办理证券转让业务的金融机构进行。办理证券转让业务的金融机构,不得经营该机构自己所发行金融债券的自营买卖业务。
第十条 1988年的特种贷款,只能在金融债券的发行额度内发放。特种贷款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建、扩建企业需要投产,目前不能备足30%自有流动资金并要求贷款的,可在其原材料有来源、产品有销路的情况下,在这30%以内发放特种贷款。
(二)产品为社会所急需、经济效益好,再投入少量资金就可竣工投产的计划内技术改造项目,以及项目建成后急需的流动资金。
(三)经济效益好,有还款能力并纳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本建设项目,以及项目建成后急需的流动资金。
第十一条 特种贷款利率最低为年息10.8%,最高为年息14.4%,在此幅度内,根据不同地区、用款期限长短,划分档次,实行差别利率。
第十二条 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将发行金融债券、发放特种贷款的有关情况、问题、统计数字等每半年一次上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凡以前公布的有关办法与本规定不符的,均按本规定执行。



1988年1月1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


(2002年4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0号发布)



第一条 (目的)

为了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秩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为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制止违法犯罪、协助有关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以及抢险救灾的行为。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和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保护。

法律法规对见义勇为人员已有奖励和保护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原则)

对见义勇为人员实行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 (管理部门)

本办法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对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的具体工作由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综治委)负责。

公安、民政、劳动保障、卫生、医保、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的相关工作。

新闻出版、文广影视、教育等部门和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群众团体应当做好见义勇为的宣传工作。

第六条 (专项经费)

本市设立见义勇为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帐户,由市综治委负责日常管理。专项经费用于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

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七条 (专项经费筹集)

专项经费通过下列途径筹集:

(一)政府财政拨款;

(二)社会捐赠;

(三)其他合法途径。

第八条 (专项经费用途)

专项经费主要用于:

(一)见义勇为人员的表彰、奖励、慰问;

(二)因见义勇为而牺牲、伤残人员的补助;

(三)办理因见义勇为而牺牲、伤残人员的无记名人身保险。

第九条 (评审机构)

市和区、县综治委设立见义勇为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综治委办公室和公安、民政、劳动保障、医保、财政等部门及精神文明办、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单位组成。

区、县评审委员会负责对见义勇为行为确认申报的审核。

市评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确认见义勇为行为;

(二)评定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三)对有异议的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行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评定行为进行复核。

第十条 (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条件)

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

(一)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或者遭受危害时,进行制止或者予以救助的;

(二)除受害当事人之外的个人向公安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为侦破犯罪案件和追捕、抓获罪犯、犯罪嫌疑人起到重要作用的;

(三)抢险救灾中,保护国家财产、公共财产、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的;

(四)其他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的行为。

为履行法定职责实施了前款所列的见义勇为行为的,按照其他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和保护。

第十一条 (见义勇为行为的申报)

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区、县综治委申报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申报人应当填写见义勇为行为确认申报表。

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以外的区、县综治委收到申报表后,应当及时将申报表移送行为发生地的区、县综治委。

第十二条 (行为确认)

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区、县综治委收到申报表后,应当调查核实,收集和保存有关证据材料,组织区、县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报市综治委。

市综治委收到上报的材料后,应当及时组织市评审委员会予以确认。对符合条件的,发给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报人。

第十三条 (表彰、奖励)

事迹突出的见义勇为人员,经市评审委员会评定后,由市综治委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

对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表彰可以公开进行,也可以秘密进行。公开表彰应当事先征得当事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 (确认和评定的复核)

申报人或者其他人员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和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评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市综治委申请复核。

市综治委应当组织市评审委员会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十五条 (见义勇为的宣传)

区、县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予以宣传、表扬、奖励;新闻媒体应当及时宣传、报道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事迹,但需要保密或者当事人要求保密的除外。

第十六条 (优先待遇)

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的人员报考学校或者应聘就业时,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单位应当优先录取、录用。

第十七条 (救治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因见义勇为而负伤的人员,应当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抢救和治疗。

第十八条 (抢救费用的暂付)

见义勇为人员因见义勇为负伤而发生的抢救费用,有工作单位的,由其单位暂付;无工作单位或者单位未予暂付的,从专项经费中暂付。

第十九条 (医疗费用的支付)

见义勇为人员因见义勇为负伤而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支付后的不足部分,从专项经费中支出。

第二十条 (伤残评定和烈士追认)

见义勇为人员的伤残评定、烈士追认,由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抚恤。

第二十一条 (保护措施)

对需要保密的见义勇为人员或者见义勇为人员要求保密的,有关评审、表彰、宣传部门应当为其保密。

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因见义勇为行为致使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公安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对见义勇为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 (监督措施)

有关部门和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对见义勇为人员负有保护义务而不履行的,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家属可以向市或者区、县综治委提出申诉。市和区、县综治委应当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保护义务。

第二十三条 (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02年5月10日起施行。


审计署关于对烟酒生产、批发企业放调部分烟酒价格的定期审计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国家审计署


审计署关于对烟酒生产、批发企业放调部分烟酒价格的定期审计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国家审计署



对烟酒生产、批发企业的定期审计已历时五个月,通过审计加强了监督,维护了财经纪律,促进了国务院有关放调部分烟酒价格规定的贯彻执行。各地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了统一处理尺度,经与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国家物价局及中国烟草总公司等单位研究,
现对有关问题的处理答复如下:
一、一些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等主客观原因,对应缴中央财政的收入迟迟不缴的问题
生产企业提价收入中,应缴中央财政的产品税和专项收入尚未缴库的要立即解缴,错缴入地方金库的,要立即办理退库手续,解缴中央金库。
二、七月二十八日以后仍按原价销售烟酒的问题
生产企业凡于七月二十八日以后按原价开票销售的卷烟、酒均应纠正。企业少收的销货款自行负担;并要按国家税务局《关于名烟名酒放开价格和部分烟酒调整价格后征收产品税、专项收入的规定》计算、补缴应缴中央财政的产品税和专项收入及其他各项税收,对情节严重的要加以处
罚。
三、生产企业未经批准销售新牌号卷烟并擅自提价问题
生产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定价试销新牌号卷烟。根据新创牌号须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销售的规定应立即停止销售,迅速补办审批手续,否则,非法收入全部没收。对这次放调价格中,违背物价管理权限擅自提价的行为,其非法所得的新老价差部分,全部没收,上缴中央财政。
四、七月二十八日以后出现的烟酒新牌号是否也要确定提价前价格的问题
生产企业七月二十八日调价以后出现的甲级烟及酒类新牌号,应按国家税务局文件规定“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以后出现的烟酒新牌号,按同级同类产品的价格确定提价前的价格”执行,新老差价作为提价收入,按规定征收专项收入和各种税收。
五、少计烟酒库存问题
批发企业七月二十七日盘点时少计烟、酒库存,漏增国家流动基金的,无论是(1)在途(2)漏盘(3)联营单位未销出的库存烟、酒,均按规定补增国家流动资金。不得将国家流动资金转为企业利润。
六、批发企业计算库存升值时,提价金额的计算问题
批发企业计算库存各种牌号烟、酒提价金额的依据是:财政部(88)财预明电字第2号通知和(88)财工字第470号补充通知的有关规定。
七、计算提价金额时的“老价”问题
生产企业计算产品提价金额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税务局文件规定执行,一律以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价格为提价前的价格。不能以其他任何日期的价格为提前的价格,即“老价”。损失部分企业自行负担。
八、滞销或销路不好的商品是否按规定提价问题
生产、批发企业因顾虑销路没有按规定对烟、酒产品调价的作法,违背了国家放调烟、酒价格的精神及有关规定,应予纠正。已经按原价销售的部分,生产企业按上述第二条意见处理;批发企业按提价的前一天库存,计算出提价金额,补增国家流动资金。至于某些确实滞销无法按规定
提价的烟、酒,须报经主管部门批准,报批过程中,审计机关可暂不处理。
九、超前销售的问题
生产、批发企业在没有库存的情况下,仍按原价开出销售发票,结转销售成本,买方待以后再提货,导致提价以后长时间内产品不能按调高价格出售,减少了提价收入。生产企业影响了应上缴中央财政的产品税和专项收入;批发企业也因调价后购进商品价格高、超前开出的销售发票价
格低出现了亏损。这种行为违反了物价管理政策,损害了国家利益,也损害了企业本身的利益,必须纠正。对生产企业调价前超前销售的烟、酒,要按调价规定计算出提价收入,补缴应缴中央财政的产品税和专项收入及其他各项税收,损失部分企业自行负担;批发企业超前销售烟、酒造成
的损失不能冲减国家流动资金,更不能将库存红字算出负增值额,冲减应调增的国家流动资金。若发现此种情况,要按照《违反财政法规处罚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款严肃处理。
十、调价中的违法乱纪问题
对接到调价通知后转移、隐瞒库存及一些单位和个人,不顾国家利益,内外勾结,利用职权大肆抢购、套购烟、酒,非法牟取暴利的行为,要认真查处。对那些影响大的事项及主要责任人可提交同级监察或纪检部门处理。
十一、制定当地特殊政策问题
云南省、上海市政府对本省、市名烟浮动价格作出的一些特殊规定,在国务院明确政策之前,当地审计机关要查清事实,暂不处理。
深圳市税务局(1988)深税一字第305号文件作出的“对提价部分征收的产品税,在特区内销售的按地产地销减半征收规定执行”的规定,国家税务局已下文要求当地纠正。请广州特派员办事处监督执行。
十二、“红金龙”卷烟按哪一级别征税问题
武汉卷烟厂85m/m“红金龙”卷烟是按甲级还是按乙级征收产品税和专项收入问题,应按国家税务局(88)国税产字第140号文件第七条的规定执行。请武汉特派员办事处监督执行。
十三、税务部门要求对批发企业库存升值额仍征收10%营业税问题
国家税务局(88)国税营字第053号文与财政部(88)财预明电字第2号文有关规定不一致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审计机关暂不处理。
十四、劳动服务公司库存提价升值如何处理问题
烟酒生产、批发企业附属劳动服务公司提价前库存烟、酒因提价而增值部分如何处理的问题,在未明确规定之前,审计机关暂不处理。
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监督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的执行,以保证烟酒调价政策的贯彻执行。



1989年1月25日